基层结构设计缺陷:
承载力不足: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排水沟上方可能通过的车辆(如叉车)、设备重量以及地沟自身的荷载。基层混凝土的厚度、标号或配筋不足,无法承受实际载荷,导致基础整体沉降或压裂。
未设置钢筋笼:基层混凝土仅为素混凝土,没有任何钢筋增强。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低,一旦地基有不均匀沉降,素混凝土必然开裂,进而导致上面的不锈钢沟槽被拉裂。
未设置伸缩缝/沉降缝:车间地坪和排水沟是两种独立的结构体,受温度变化和沉降影响的程度不同。在长距离排水沟(如超过20米)或与地坪交接处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,热胀冷缩和应力集中会导致不锈钢焊接点或沟体开裂。
不锈钢材质与型号选择错误:
板材过薄:为了节省成本,选用了过薄的不锈钢板材(如厚度小于2mm)。在承受重载时,沟底和侧壁因刚度不足而发生变形,长期变形导致焊缝疲劳开裂。
不锈钢等级不足:在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(如高氯离子、酸碱性废水),选用了304而非更耐腐蚀的316L不锈钢,导致沟体从外部(接触基层)或内部被腐蚀穿孔,强度下降。
地基处理不当(最关键的原因):
沟槽开挖后,基底土方未进行充分夯实。回填土是松软的,后期在重压下会持续沉降,直接导致整个排水沟基础下沉。
在软弱地基上施工,未进行必要的换填、加固或打桩等地基处理。
基层混凝土施工工艺不合格:
回填不实:混凝土基层下的回填土没有分层回填、分层夯实,密实度达不到要求(压实系数>0.94)。这是导致不均匀沉降的最直接原因。
混凝土浇筑问题:浇筑基层混凝土时出现振捣不密实、有空洞、养护不到位等情况,导致混凝土强度远低于设计值,无法有效传递和分散荷载。
不锈钢排水沟安装不当:
固定不牢:不锈钢沟体与混凝土基层之间的固定点(如锚栓、压板)数量不足或固定不牢固,导致沟体与基层之间产生位移,应力集中在某一点而造成开裂。
支撑悬空:安装时,沟体下方与混凝土基础之间存在空隙,未能完全接触并得到支撑。当重物压过时,沟体局部向下弯曲变形直至开裂。
焊接工艺缺陷:对于现场焊接的长条沟槽,焊接人员技术不过关,产生未焊透、咬边、气孔等缺陷,这些地方成为应力集中点,非常容易开裂。焊后未进行抛光处理,粗糙的焊疤本身也易残留污垢并成为裂纹起源。